2007年6月4日星期一

很多人都听说过BlackBerry,我在前段时间的一篇日志创造一个“产品类别”,而非一个“产品”中也提到了这个广受好评的产品类别。

其实BlackBerry的成功有诸多原因,但是归结起来,我认为有以下三点:
  1. 精准的市场定位(以少而精取缔多而繁,化繁为简)
  2. 业务运营为主,硬件销售为辅(运营类业务更容易产生“黏度”,一劳永逸)
  3. 创造一个“产品类别”,而非一个“产品”(避免了与国际巨头的正面竞争,暗渡陈仓)
回顾历史:

事实上,诺基亚、Palm等公司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尝试生产可以无线收发电子邮件的移动终端产品,不过,早期产品单调的屏幕色彩、过于简单的功能和蹩脚的键盘设计让消费者一度感到,这只不过是个哗众取宠的玩具。与这些大牌制造商相比,RIM也似乎并不具有优势,然而一直潜心于无线电邮技术研发和推广的 RIM,却选择了适时的机会转变商业模式,从“卖设备”转为“卖无线电邮的中间件平台”。

从1990年到2004年,BlackBerry的销路破第一个100万,接下来十个月破了第二个100万;到了第三个100万的销售台数,仅仅用了七个月的时间; 如今BlackBerry的全球的用户已超过800万人;2006年销售收入达到30.4亿美元,净利润为6.345亿美元(当然这不是仅仅靠销售Blackberry终端所获)。

2002年11月,诺基亚开始把Blackberry邮件接收客户端成到它的手机上,作为一种软件功能来提供。这一步更映射了RIM给Blackberry定位的成功——业务为主,终端为辅。假设RIM一开始把Blackberry定位成一款手机,那历史就将重写!

其实,许多业内人士也认为,Blackberry的成功在本质上并非“设备本身”的成功,而是“随时随地收发电邮”的理念的成功。

数据分享:

我们来看一些Backberry的数据:
  1. 过去的两年间,iPod给苹果带来了4倍的股价增长;Blackberry却给它的缔造者RIM公司(Research in Motion)带来了股价增长6倍的业绩;
  2. 《福布斯》杂志在“2005年全球20大高增长品牌”评选中,Blackberry品牌的增长率达到了36%,仅次于苹果电脑的38%,位居第二;
对比一些其他数据:
  1. 到目前为止,PDA市场已经遭遇了连续 6个季度的下滑
  2. Palm经历了多次的震荡,从分拆为PalmOne和PalmSource(今年7 月PalmOne重新复名为Palm)
如果说是功能多元化的智能手机夺去了PDA的生存空间,无线电邮设备的成功似乎无从解释,因为Blackberry的成功与并非多元化的产物,虽然Blackberry与时俱进地增集成了越来越多的功能。

一家之言:

Blackberry终端仅仅是Blackberry Push Mail解决方案的一个手持终端,方案中还包括了企业邮件服务软件及对应的收费策略,可以说RIM的利润来源是企业,而非面向个人的终端销售。

由于面对企业收费,其方案自然在以下各个方面都有所重点关注:
  1. 满足企业办公所需
  2. 安全、可靠
  3. 低运营成本
  4. 易于部署和管理
我把Blackberry的成功总结为:由于对企业信息沟通的准确把握及量身定制的Push Mail服务形成的商业模式品牌效应最终演变成“羊群效应”而带来的最终成功。

中国战略:

虽然目前Blackberry已经进入国内,但是依然有很大的机会空间留给了国内的竞争企业,我把以下企业都视为Blackberry在国内的潜在竞争对手,或者说以下企业都有条件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Blackberry之路(他们最终是否会进入到智能手机领域呢,这是后话):
  1. RTX腾讯通 www.rtx.com.cn (腾讯公司出品 www.tencent.com
  2. 尚邮 www.shangmail.com (巴别塔公司出品 www.babeeta.com
  3. 无限立通 www.leadtone.com
  4. KeepC www.keepc.com
  5. MyTT www.mytt.com
  6. Wealink若邻 www.wealink.com
  7. Pica皮卡 www.pica.com
  8. Peptalk www.peptalk.cn
这些公司都是以Online业务运营为主的,又各自在IMPUSH MAIL网络通讯录等领域有一定的技术及用户积累,如果肯针对企业用户提供量身定制的“实时信息沟通”服务解决方案(自然,方案中要包括类似于Blackberry的移动终端)则应该有可能创造出一个独立的产品类别

企业的信息交互有诸多方面,宏观来看不外乎:
  1. 客户关系管理、同事联系方式的查看及维护(涉及到员工个人,还有好友联系方式的查看及维护)——Wealink、MyTT
  2. Email实时首发——尚邮,无限立通
  3. 即时文字沟通、一定量的语音交互(Push to Talk)——RTX、皮卡、Peptalk
  4. 文件传送——RTX、皮卡、Peptalk
  5. 一些条形码的识别及传送(针对个别特殊行业,如物流等)——NeoMedia
  6. 移动定位及基于位置的服务(针对个别特殊行业,如物流等)——灵图
假设以上提到的任何一家公司开始推出一种新的类似于Blackberry的企业即时信息沟通解决方案,方案中配备为企业量身定做的包含上述功能的服务器软件、及员工随身携带的便携式终端(可支持CDMA 1X无线数据接入,假设起名为iMove),终端可做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送给企业,则有可能成为中国的Blackberry。

由于国内手机芯片技术及整机解决方案的快速发展,这样一台iMove设备,即便配备320×240的QVGA触摸屏,QWERTY全键盘,最好用的梅花汉字输入法 成本应该在100美金以内(或者更低),配合服务器端,在iMove终端加入定制的即时通讯及OA客户端软件,配合CDMA 1X无线接入技术(UIM数据卡,不可以进行语音交互),则可以实现真正的移动办公,其办公效率还要高于现在的Blackberry,价格也便宜许多(移动的Blackberry Push Mail套餐最便宜的要将近300元,而CDMA 1X无线上网卡的无限流量包月最贵也才200元,个别省市只要100元/月)

当这种策略取得成功的时候,iMove即可作为一种客户端服务软件,冠冕堂皇入住Symbian、Windows Mobile、Palm等智能手机操作系统,就像Blackberry软件进入Symbian 那样。

所以,在当今的Web2.0沉寂期,需要有公司站出来引领创新,在中国推出iMove这样的新产品类别,开创新的蓝海。尤其是腾讯这样的具有优良资产的大企业,更应该改变RTX目前的操作模式,引入终端概念,提供真正的Real Time eXchange,因为目前这种不能移动的交互如何称得上实时?另外,中国联通也应该支持这样的策略,这才能进一步体现CDMA 1X比GPRS的技术优势,可能抢先一步盘活CDMA 1X市场,为将来顺利演进到3G做好铺垫,因为iMove用户就是未来的3G用户!

结束语:

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,新型公司成功的关键就是“理念的创新”,而非功能的丰富。BlackBerry的成功就证明了这一点;另一个案例就是苹果公司“iPod+iTune的商业模式”成功带动了整个数码音乐播放市场。

备注:BlackBerry(黑草莓)的名字起源于1998年,RIM的品牌战略顾问认为,这种无线电子邮件接收器挤在一起的小小的标准英文黑色键盘,看起来像是草莓表面的一粒粒种子,就起了这么一个有趣的名字。

笔者:王利杰(Leo Wang - http://betashow.wealink.com , Betashow2006@gmail.com

没有评论: